首页
病因介绍
症状讲解
鉴别诊断
治疗方法
康复护理
预防知识
饮食保健

宫颈活检之P16和Ki67解读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1111/5837457.html

宫颈小活检结果出现HSIL(CIN2级)时,需要做P16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

1.LSIL(CIN1级),不需要做免疫组化。细胞正处于感染HPV的过程,具有典型的挖空细胞(挖空细胞就是感染HPV病毒的表现),此过程可以逆转,无需治疗,仅需增强免疫和继续观察。

2.HSIL(CIN2级),此时需要加做免疫组化染色:P16和Ki-67,辅助CIN2的诊断。因为显微镜下有时候很难区分CIN1级和CIN2级的病变。

P16:P16蛋白是一种具有抑癌作用的蛋白,它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DK4的作用,阻止细胞分裂增殖。

既然P16是一个“好人”(抑癌),那为什么它阳性(P16蛋白增多)不好?

P16抑制细胞增殖是通过一个“中间人”(下游的P53和pRb蛋白)发挥作用的,当HPV感染人体后,它有“两员大将”E6和E7,这两个“坏人”可以破坏P16的“中间人”,使P16的抑癌作用“失灵”。导致P16蛋白过多的聚集,但是又“不能起作用”。因此,在高危型HPV病毒感染后,P16阳性表达,说明细胞“已经被病毒控制”,不能抑制细胞增殖,“只能持续无限制增殖”,朝着“一条不归路走去”。

在CIN病变中,通过染P16,是观察“被控制的细胞的范围”,如果这些细胞超过上皮层的2/3以上,就说明要高度怀疑病变达到CIN2级及以上了(说明细胞已经被病毒控制了)。诊断还需要结合Ki-67染色。

Ki-67:是一种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存在于细胞核中的细胞核抗原。简单理解就是细胞处于增殖状态的标记。正常情况下,只有少数处于活跃的增殖状态的细胞(比如宫颈鳞状上皮最底层的基底细胞)会阳性,绝大多数正常细胞不会阳性。但是当HPV病毒导致细胞“失控式生长”时,会表现出宫颈鳞状上皮下2/3以上范围的细胞阳性表达。

如果P16和Ki-67两种染色阳性的范围均超过宫颈鳞状上皮下2/3以上范围时,就可以诊断为CIN2级或以上的病变了。

通常如果P16(+),Ki-67(上皮下2/3+)就可以诊断为CIN2。因为CIN2介于CIN1和CIN3之间,诊断重复性差,鉴别困难,所以需要结合以上两项检查来辅助区分。

3.HSIL(CIN3):通常可以直接诊断,不需要加做组化。

问题来了:既然CIN2和CIN3都是HSIL,那为什么一定要区分CIN2和CIN3呢?意义何在?

在前面几期已经介绍,CIN2存在50%的可以清除和逆转的概率,因此,对于年轻,尚未完成生育,强烈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来说,区分CIN2和CIN3意味着能否尽最大可能保留子宫的机能,使其能完成生育的使命。

对于CIN病变和HSIL等诊断名词不太清除可以翻看前面几期的介绍。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vcfw.com/byjs/15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