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因介绍
症状讲解
鉴别诊断
治疗方法
康复护理
预防知识
饮食保健

湖北又一家三甲医院关闭门诊输液nbsp

今日秋分,正式入秋了,昼夜温差也逐渐加大,不少伙伴因为不停穿、脱衣服而感冒了……感冒了怎么办呢?去挂吊瓶吧!医院看病最常见的选择。其实,大家也许不知道,打吊针输液等于做了一场小手术!“能吃药尽量不打针,能打针尽量不输液”什么时候能实现呢?好!消!息!传来了!10月8日起,医院关闭门诊输液!医院10月8日正式关闭门诊输液公告上称门诊输液将关停9月21日从医院获悉,该院于9月19日正式启动关闭门诊成人输液室计划,9月26日正式运行,10月8日正式关闭门诊输液。这是武汉市第一家医院。医院的这项举措,患者们有的点赞,有的表示担忧。33岁的市民乐先生表示,像一些普通感冒吃点药就可以了,没必要非要输液治疗,此举有利于避免“过度输液”;70多岁的陈婆婆却说,自己患有脑梗塞,每年秋冬季节就要来打扩血管针,不然总觉得不舒服,她希望对一些老年患者,医院还是应给予照顾,不要“一刀切”。输液给药方式风险最高对于叫停门诊输液的初衷,医院副院长陈国华解释,不少患者有认识上的误区,以为生病输液好得快,但从用药理念上来说是不对的。相比较口服、肌肉注射,输液这一给药方式风险最高。输液属于侵入性、有创伤的给药方式,药物通过针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输液器材的安全、消毒配药环节的规范等因素都会影响用药安全。陈国华说,滥用抗生素会引起四大危害,如出现毒副作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出现过敏反应;导致二重感染,病死率高;出现DNA污染,导致部分细菌耐药性增强等等。“取消门诊成人输液,最直接的影响是可减少抗生素对人体的伤害。”三类门诊病人输液不受限制陈国华介绍,从年底开始,医院院已着手出措施减少门诊输液,现在到门诊输液的人数已从年平均每天多人次降到如今多人次。正式取消门诊输液后,门诊只有三类病人输液不受限制:急诊病人、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这三类病人的输液都将放到急诊科,或收入院或者到社区输液。医院表示暂不会取消门诊输液医院的这种做法,医院会不会跟进呢?9月21日,经探访医院,大多表示暂不会取消门诊输液。据了解,从年至今,就有浙江、江西、北京、医院开始试点取消门诊输液。年4月18日起,医院取消门诊的成人输液,这是湖北第一家关闭医院。医院执行院长胡亚华介绍,叫停成人输液门诊,意在落实国家、省卫计委有关政策精神,不断提高用药规范和用药安全,向过度输液说“不”。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柯正华表示,在输不输液的问题上,公共教育很重要。老百姓有输液的传统,是由于以前医疗水平较低,吃药没有输液效果好,但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吃药和输液效果已经差别不大。因此,减少输液是理智的、科学的回归。为什么要禁止门诊输液?“能吃药不打针,能肌肉注射不静脉输液”,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增加耐药细菌,导致无药可用。然而,国际惯例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这些年来,医院和医生增加收入,加上不少患者治病求“速好”的心理等因素,导致输液治疗被普遍滥用。数据显示,9年,我国医疗输液亿瓶次,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一年输液8瓶。据了解,外国人视输液为小手术,澳大利亚人看病基本没有输液的。在国内,小孩子感冒发烧,家长们选择打吊针,多半是觉得“效果来得快,一两天就好了”。而有些老年人输液,居然是为了疏通血管,以此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盲目输液对人体会带来四大危害:1、造成药物附加损害,增加不良反应;2、频繁输液会损害心脏和肾脏功能;3、输液微粒可堵塞微血管;4、增加感染增大副作用专家认为只有3种情况才真正需要输液:1、吞咽困难;2、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3、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全国多省市叫停门诊输液江西:年9月,医院在全省率先取消门诊输液,门诊医生在信息系统中不能开具静脉输液针剂,只有急诊科和住院部医生才有此权限。安徽:年8月18日,安徽省卫计委下发《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医疗机构尽可能减少不必要静脉输液,并发布了“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轻度结肠炎等。浙江:年1月22日,浙江省卫计委发文,要求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医院和儿科外,医院率先全面停止。浙大医院自年创院之初,就从未设门诊输液室。广东:年4月1日起,医院停止门诊成人患者静脉输液。江苏:从年7月1日起,医院(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年底前,医院(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上海市:上海现在各大医院门诊输液比例已经相当低,医院抗生素使用正在大幅下降。同时严格控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的抗菌药物总量。其中,抗生素在医院的品种控制在50种以下,医院则控制在35种以下。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很多人病了为求"速战速决",都觉得输液见效更快。殊不知,很多病并非如此。比如病毒性感冒,输抗生素就根本不起作用,正确做法是口服抗病毒的药。记住:能不用药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以下是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内科慢性病建议长期规律性口服药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9.高血压亚急症10.慢性浅表性胃炎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3.轻度结肠炎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17.急性膀胱炎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19.单纯的房早、室早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外科能简单治疗,不静脉注射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3.轻度软组织挫伤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5.浅静脉炎6.老年性骨关节炎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9.慢性劳损性疾病10.慢性膀胱炎11.慢性前列腺炎12.前列腺增生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14.精囊炎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儿科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液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妇科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环境”1.慢性盆腔炎2.慢性子宫颈炎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4.前庭大腺囊肿5.阴道炎、外阴炎6.原发性痛经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来源: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微博:

湖北日报编发:许应锋







































北京哪家白癜风最专业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vcfw.com/yfzz/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