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卫计委公布了“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查看),其中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外科、妇科炎症以及小儿的疾病,都明确可以不使用抗生素输液。
近年来关于抗生素的使用不断引发热议,网络信息更是真假难辨让大众不知所措,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于“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相关专家们的进一步解读。
1:细菌引发炎症,抗生素才有用专家表示,出现炎症的刺激因素有4大类:生物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因素,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免疫过度的因素。
带“炎”的病中只有由细菌引起的那些,用敏感的抗生素才会有效。像感冒、腮腺炎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起不到效果。由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所致的炎症,比如咽炎,有时是讲话过多、麻辣烫饮食等引起的,一般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2:外科是抗生素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了97%。有关专家表示,对于体表一些小肿块的切除,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体表没有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及体表感染(如无发热,血象正常),术后是可以不用输液的。
当然,从外科手术的角度,也要辩证地看待输液,“比如一些人本身抗感染能力较弱,可能仍然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3: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宫颈炎,治疗上的确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有急性炎症发作,才需要抗生素,医院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另外,即便是需要用药,口服和肌肉注射就够了。
在一些小诊所和不规范的医疗机构,阴道炎等妇科炎症,滥用抗生素比较普遍。女性阴道内部环境同时寄存着多种菌群,菌群之间相互抑制,从而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平衡,保持健康。一旦体内摄入过量抗生素,就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环境。如,当乳酸杆菌活性被抑制,外来致病菌就会大肆繁殖,反而会导致阴道炎症的产生。
4:抗生素有时会帮倒忙儿科专家表示,小儿如果是单纯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低于38℃,孩子精神状态也不错,家长也就不需担心。
秋季腹泻和感冒一样,是自限性的疾病,用抗生素反而是会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
毛细支气管炎,虽然病中也带着一个“炎”字,但它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像肺炎,但以“喘憋”为主,此病80%发生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医院可以做呼吸道分泌物的抗原检测,很快就明确是否是病毒感染。
专家坦言:“儿科疾病的一大特点就是,病情的进展很快,对于一些混合感染的小宝宝,有的时候医生也会让患儿输液,主要是是怕其发展为肺炎,这也是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希望家长理解。”
提醒:抗生素使用“三不”原则:1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要凭医生处方购买;2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90%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能为力;3不随意停药,一旦医生认为需要使用抗生素,病人就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保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完成足够的疗程,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让其伺机再起。当医生开出的处方中含有抗生素时,要做到“三问”:1询问自己的疾病是否是细菌感染,是不是必须应用抗生素才能治疗;2经诊断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询问医生正确的用药方法;3在取药时询问药师,服药时需注意什么。
为何我国抗生素使用如此泛滥?
我国人们重视医疗轻视预防,就是说人们宁愿花5万、10万、万去治疗疾病,但预防却不舍得花一分钱。
医院的作用模糊不清,医院重在抢救,比如出车祸急需输血,病人需要动大手术,医院的主要作用,医院当成了保健院,医院里跑!
Tips:让人们远离药物和医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树立正确的知识和正确的观念。多花点时间,学习日常保健知识,科学看待疾病,摆正心态。慢性疾病在年轻化,别做营养盲,要知道健康知识前进一小步,疾病退后一大步!
修养堂立足大健康产业,是修正集团进军大健康产业的利器,修养堂健康主题超市是修正集团倡导健康相关部门提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号召推出的大健康产业项目,是集健康食品、生活服务、健康检测、疗养度假、养老、互联网、健身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的健康生活服务连锁超市,是老百姓身边的健康生活管家,是修正集团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核心业务。
修正修养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