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因介绍
症状讲解
鉴别诊断
治疗方法
康复护理
预防知识
饮食保健

国家公布哪些病不需要输液清单

近日,安徽省卫计委公布了“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清单一公布,立刻在网上热传,引发众多讨论。清单中包括常见病多发病,一些外科、妇科炎症以及小儿的疾病,都明确可以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输液。新浪健康就此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肖相如教授做出相关解析。

指导专家:肖相如

专家简介:肖相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跟随父亲肖立渭(医院名誉院长、全国名老中医)学医。84年考入湖北中医学院跟随李培生、梅国强教授攻读伤寒专业硕士研究生,87年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跟随时振声教授攻读肾病专业博士研究生,成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第一个肾病学博士,是全国重点肾病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获“白求恩式的好医生”称号。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输液是一种治疗疾病时的给药途径,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推注和点滴、局部用药等。“现在所说的输液就是静脉点滴。其中最常用、最安全、最简便的是口服,如果疾病用口服给药完全能够达到治疗目的,就应该用口服给药的途径。”肖相如教授说,“输液的适应症有以下几种:大出血、休克、严重烧伤的病人;剧烈呕吐、腹泻的病人;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吞咽困难及胃肠吸收障碍的病人;严重感染、水肿等病人。”

  肖相如教授指出,如果不是输液的适应症,就没有必须输液。所以医学界倡导的用药途径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在中国我还倡导:能用中药就不用西药。”肖相如教授如是说。

“输液反应”易造严重后果

  肖相如教授说,“输液有其优点,就是能够使药物最快的进入血液发挥治疗作用。同时也因为是直接进入血液,所以风险也比口服、肌注大,操作的过程中有任何的不规范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病人死亡,比如,最简单的输液速度没有控制好,就可能导致病人心衰;再比如消毒不合格会导致医源性的感染,象乙肝、艾滋病等。”

  前段时间出现“上海12岁男孩感冒输液险丧命”事件就属于输液反应。“导致输液反应的原因很复杂,输液的操作过程和药物的质量(生产、消毒、包装、运输、贮藏、配伍等)等,都有可能导致输液反应。”肖相如教授指出,“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输液的机会多,发生输液反应的机会也就多,减少不必要的输液也是减少输液反应的重要措施。”

能不输液就不输液

  肖相如教授说,“对患者而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强行要求医生输液,是否需要输液,是根据病情确定的。作为病人,不仅不应强求医生输液,而且对于输液还应该跟医生确认一下,是否真的需要输液,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一输液大国,医院和医生确实也存在滥输液的问题。”

感冒如果没有基础疾病和并发症,不需要输液

  现在冬季感冒高发,很多病人一感冒就去输液。

  “感冒如果没有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是不需要输液的。比如说,一个老年病人,原来就有肺心病,感冒诱发或加重了肺心病,出现心衰等就可能需要输液。对正常人群的感冒,口服药就足够了。还有就是感冒不合并细菌感染,就不需要用抗菌素。”肖相如教授还说,“因为感冒是病毒感染,西医对感冒没有病因治疗的方法。所以感冒用中医治疗更好,一般1到3付药就能治好,而且没有副作用,很安全。”

  

内科

慢性病建议长期规律性口服药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解析: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晓曼表示,一些慢性无并发症的疾病需要长期规律性的口服药物,门诊上一般不建议病人输液或服抗生素。

  “出现感染或根据病情,一般会让患者输一些扩张血管的药品,出现这些病症,一般很少让患者输液。”张晓曼说,有“炎症”的病中只有由细菌引起,用敏感抗生素才有效,而由病毒引起,或由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所致的炎症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外科

能简单治疗,不静脉注射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解析:“一般能简单治疗的不建议患者静脉输液。”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董善京表示,静脉注射对人体静脉组织有一定损伤,如果患者发生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处理起来有危险性。对于体表一些小肿块的切除,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及体表感染,术后可以不输液。

  “一些病人就诊时会要求输液,甚至还自己开药方,我们解释起来比较困难,希望媒体多宣传一下。”董善京介绍,若患者本身抗感染能力较弱,外科手术后还是要使用抗生素的。

儿科

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液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解析:郑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凯介绍,严格说,门诊上这几种疾病的确可以不用抗生素。“孩子发热低于38℃,精神也可以,我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回去坚持一天,如果病情加重再服药。”王凯说,有的家长心疼孩子,想让孩子尽快康复,坚持要给孩子输液,医生一般都会解释,建议口服药。

  马上入秋,病毒性肠道疾病多发,秋季腹泻和感冒一样,是自限性疾病,用抗生素反而是会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但中度脱水患儿还是需要输液,重度脱水患儿要住院观察”。毛细支气管炎虽然带着“炎”字,但它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不需使用抗菌药物。

  针对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王凯坦言临床上患儿病情千差万别,90%的手足口病患儿会建议吃药,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血象不高也建议吃药,“但孩子发烧或有合并性感染的要输液,儿科疾病发展多样变化快,对于一些混合感染的患儿也要输液,由患儿的情况决定。”

妇科

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环境”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解析:“慢性盆腔炎、宫颈炎、无症状的子宫肌瘤,治疗上的确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医院秦岭院区副院长丁书贵表示,抗生素对上述病情可能没有帮助,一般口服治疗或打针即可。

  丁书贵介绍,女性阴道内部环境同时寄存着多种菌群,菌群间相互抑制维持内环境酸碱平衡,保持健康。一旦体内摄入过量抗生素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环境。但女性阴道炎分为很多种,“笼统地说阴道炎不需要输液也不准确,要根据情况判断”。

提醒:使用抗生素要遵循医嘱

  口服药物是较安全的过程。药物进入体内后,有一定的吸收过程,若服用不当,及时发现还可补救,即用灌肠、致吐等方式,让毒物排出体外。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在抗生素的使用中,不要自行购买或在门诊就诊时主动要求使用抗生素,当医生开出的处方中含有抗生素时,要询问自己的病症是不是细菌感染,是不是必须服用抗生素才能治疗,并询问医生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人一生病,免疫力就下降

日常生活中当身体生病发烧时,免疫系统需要大量的酵素来帮助身体排除异物或病菌。而酵素具有直接消炎作用(减缓发炎),使人不容易病菌感染,并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去除自由基作用(减轻细胞的毒性作用),是最佳的抗炎圣品。

酵素—身体的健康管家

酵素对发炎的细胞,会发挥强大的消炎效果,接着就直接分解发炎产生的产物,再分解病菌发炎所产生的废物和毒素,酵素对炎症的直接作用很强大,也有间接作用,酵素有促进细胞复活的作用和解除毒素的作用,净化血液有助于搬运新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素,并且及时排出炎症所留下来的毒素,这些综合的作用有利于拔出病根。

1抗泌尿系统感染

酵素对预防泌尿道感染又很好的作用,特别适合女性每天食用。它不仅有助于抑制多种致病细菌生长和繁殖,阻止这些致病菌与体内细胞(如泌尿道上皮细胞)发生粘附,预防和控制泌尿道感染;帮助保持膀胱壁的完整性并维持尿道正常PH值。

2改善各类妇科炎症

盆腔保护神:酵素防止病菌进入盆腔,预防输卵管系统发炎。

子宫肌瘤克星:酵素中的果酸很好的抗肌瘤物质,提升人体免疫力。

妇科炎症、阴道炎的克星:酵素中含有多种黏膜修复物质可以清除毒素的同时修复破损的内皮细胞,清除病菌毒素着床的各处死角,实现抑菌、杀菌作用。

3降低胃溃疡胃癌

酵素中含有特殊化合物,除放泌尿感染外,还能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附着于肠胃内。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癌发生的主因。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发生胃癌的几率高3~8倍。

4降压,预防心血管老化

酵素的降压功能源自其富含的抗氧化剂,健康成年人经常食用酵素可适度降低血压。

5抗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

酵素具有非常潜力的抵抗自由基物质-SOD,富含多种蔬果成分,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

6改善便秘、美容养颜

酵素中的维生素、SOD等抗氧化物质及丰富的纤维能促进人体代谢速度,起到美容养颜、改善便秘,帮助排出体内毒素及多余脂肪的作用。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便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vcfw.com/zlff/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