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因介绍
症状讲解
鉴别诊断
治疗方法
康复护理
预防知识
饮食保健

2小時針刺救父子女知醫可謂孝完整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405/4603781.html

小編語:作者同名文章(本文的前半部分)發表于《中國婦女報》年9月19日。本文前部分作者救父扣人心弦;後部分觀察、自省側面反映了當今人們對中醫信任的缺失,現實地客觀剖析了自我,值得深思!

晚飯後,父親、母親和兒子圍坐在電視機前,一邊看著電視節目,一邊閒聊著,眼前的畫面讓我不禁有些恍惚,似乎8小時之前發生驚心動魄的一幕僅僅是個幻象。

5月最後一天的午時,一陣急促的電話鈴攪亂了家裡的平靜,我們被告知父親暈倒在澡堂。弟妹駕駛著汽車一路狂奔,而我的大腦也在急速地運轉著:父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該用怎樣的應急方法?趕到澡堂後,我並沒有隨著母親和弟妹一起沖進浴池查看父親,而是直接奔向浴池老闆娘向她借用縫衣針,不知所措的老闆娘不知從哪裡翻出一根又粗又長的針,拿著縫衣針和紙巾的我此時才走到父親面前認真觀察他:平躺在地上的父親雙眼緊閉,兩隻攥緊的拳頭隨著胳膊在沿著身體、腦袋的軌跡無意識地擺動著,最可怕的是父親的面部暴起的血管和浮顯於全身的醬黑色……

我立即蹲下身體,為父親實施一路早已計畫好的急救措施——十宣放血。昏迷中的父親雙手握得很緊,我費力地掰開他的拇指,將縫衣針刺進拇指指尖,醬油色的血頃刻間噴湧而出,俗話說十指連心,每紮一針,父親就會痛到兩隻胳膊胡亂揮舞,甚至會無意識地一巴掌拍過來,嘴裡還嘟囔無論怎樣仔細傾聽,也無法辨識的話語。整個右手五指放血都是在一人壓著左手,一人掰開右手的強制中完成的。待到為父親放左手指尖血時,父親已沒有了最初的“癲狂”,對於疼痛的耐受度增加了幾分,可就在這時,急救中心的救護人員趕來了,其中一個救護人員一進浴池,就沖著我說:“你起來,我們要處理。”我一邊繼續放血,一邊說:“等我處理完了再說。”或許救護人員從未遇到過像我這樣的患者家屬,一時有點發愣,但很快還是為父親做量血壓、聽心臟的例行檢查,“血壓低,心率快”,讓原本就不知所措的母親和弟妹更加緊張起來,只有我依舊低著頭努力地在父親手指尖處擠血,因為我知道如此診斷僅用肉眼就可以甄別,不具備任何意義。急救人員見我沒有起身的意思,很不耐煩地問:“你們到底讓不讓抬走。”沒等其他人回答,我低頭回了句:“不用,你們走吧。”

對於現代人將自身的健康交給醫生和所謂的高科技設備,並視為救命稻草,一個小小的感冒、瀉肚都會不厭其煩地奔波於醫院,我深不以為然。在古時消化不良,喝些陳麥水、吃點雞內金即可;發燒,用薑柱或蔥白擦遍全身、喝大量溫水,一覺醒來便可痊癒……生活中觸手可及的東西都有可能是患病時的良方,在舊時中醫不是大夫的專利,更是深入生活的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我母親的很多經驗小方就源自她的奶奶,但很顯然多年的西式教育讓母親在理智上選擇了順從社會的價值取向。記得初學中醫,我曾經問過父母這樣一個問題:“以後,假如你們生病了,你們選擇去醫院治療還是用我所瞭解的中醫方法醫治?”當時父母異口同聲、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去醫院。”

記得當天的對話是以我尊重父母的選擇而告終。的確,在“西醫治死人無罪,中醫治死人償命”的現代社會,大多數人都願意選擇一種可能明知是在徒勞消耗錢財、精力但只因別人都是這樣治療的安全死亡法,就像20世紀初魯迅的父親被剝奪功名以後,酗酒傷肝,最後得了肝硬化,延請中醫調治,最終腹水吐血而死。魯迅非但不感激中醫減輕了他父親的痛苦、延長了壽命,反而罵中醫是騙子。而如今罹患此病離世之人多不枚數,但有誰會去痛駡醫院呢,在所有人看來他就得了該死的病。因為那時的我簡單地認為“孝”就是聽從父母之命,但當危急降臨時,我意識到世上本就沒有該死的病,真正的孝不是盲目聽從,而是不要讓父母陷入人仰馬翻的困頓中、讓家庭陷入無謂的消耗中。

所以當弟妹沖著我的耳邊喊“姐,讓他們把爸抬走吧!”我絲毫不為所動,只是埋頭繼續放血。很快,耳邊的聲音越來越多:“讓醫生處理吧!”是浴池老闆娘的聲音,“還是聽大夫的吧!”是老闆娘兒子的聲音,“姐,你怎麼那麼倔?”是弟妹的聲音……我知道他們和我一樣心急,但如果要不受干擾地實施放血,我必須讓耳邊的聲音消失,於是,我大喊了一句:“這是我爸,我絕不能讓我爸像我公公那樣!”

8年前一個初春夜晚的公公與眼前父親的症狀非常相似——中風,但原本僅左半身中風的他在醫院經歷了諸多高科技設備檢查後,出現血管崩裂導致腦部大面積淤血。記得當年老公費盡心機找到京城最好醫院的最好腦外科專家,得到的答案卻是“準備後事”。公公從半身中風到大腦淤血到離開我們僅僅4天的時間,我哀歎生命的脆弱的同時,更可憐為人子女者的束手無策。“為人父母者不知醫謂不慈,為人子女者不知醫謂不孝”我不知道該話的出處,但深以為然。中華五千年,這樣的“不慈”“不孝”不知上演了多少幕,就連清代著名溫病專家王孟英也是因其父醫治無效離世後才開始苦學醫術。

所以我選擇自己急救,因為我無法承受另一個至親的生命以同樣的方式離開我。

中醫關於放血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並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熱喘、衄血等病證。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子“屍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症”。唐宋時期,本療法已成為中醫大法之一,就是我自己也有在心包經絡放血治療胸口憋悶的經歷,清晰記得當半瓶醬油色血液被抽出後,胸口頓覺輕鬆無比。已然不記得“十宣放血”的急救法從何處獲知,但老祖宗的方法和自身的經驗讓我對其救急的功效深信不疑。只是搶救父親的過程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因十宣放血更多的是靠急救者的“氣”去擠壓針刺處,所以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見成效。

十個指尖放完血後,父親除了安靜下來外,似乎沒有什麽變化。但當我放完耳尖血,開始又一輪的十宣放血時,浴池老闆娘的兒子走過來跟父親說:“你的臉色緩過來了。”這時我才注意到,原本籠罩著父親面部的醬黑色已然褪去,露出原本的膚色,緊接著我聽到了父親的聲音:“我沒事,幹嘛讓我躺著。”仔細分辨父親說話還殘留著些許大舌頭的感覺,但至少可以聽得真切了。

父親明顯的好轉讓我輕鬆了許多,我終於可以抬起頭觀察父親。雖然父親面部膚色恢復正常,但下肢仍舊罩著一層青灰色,我第二次撥通了金針門飛滅醫生的電話,在他的指點下,父親的腳尖也無一倖免地遭受了針刺,望著墨汁般血液從針刺處湧出,我慶倖注意到了父親下肢的問題,腳趾間的放血讓父親原本冰冷的雙腳稍稍有了些溫暖;接下來,我又按照飛滅的指導在面部暴起的血管處做了放血,隨著身邊暈染著血液的紙巾越堆越多,父親的狀態也越來越好:他能自己吞咽紅糖水了,他能坐起來了,他自己穿上了衣服,他能自己走路了。

兩個小時,從實施十宣放血到父親恢復自如僅用了兩個小時,此時的他已經可以開懷地對我說:“鬼丫頭,下手真狠。”“丫頭,你給我毀容了。”“我原本想活歲的,這下是不能了。”我接口說:“你還能活到歲。”這話不僅是安慰,還因為自信,緣于對古老中醫的自信。

當晚,我沒有回自己的家,而是留在父母家中以防萬一,但事實證明,擔心是多餘的。據母親說,那一夜父親睡得很沉、很香。接下來的日子,我仍舊會為父親繼續做放血治療,還會為父親施手針(金針門指掌針訣),疼痛已不再是他眼中的毒蛇猛獸,而成了療愈的一劑良方。

後記

6月1日

父親的第二日治療自清晨開始。這次放血時,我特別留心父親指尖、趾尖和耳尖的點。指尖的血明顯不是急救時的噴湧,需要費些氣力擠壓才能出現。急救時放的是耳垂血,但當天我發現父親兩耳尖呈黑紫色,決定將耳部放血重點放於此處,果然,刺孔湧出很多黑色。父親的腿部經絡應當堵塞嚴重,他的兩隻腳依舊冰冰涼。

放血結束後,為父親施了金針門指掌針訣。看得出父親很痛,但他強忍著,直到傍晚才將滿手的針拔去。手部明顯紅潤了許多。

為了驅除父親身體寒氣,特別叮囑母親為其準備生薑、蔥白煮水泡腳。

搶救父親的過程中,弟妹也參與其中,今天她一副疲憊的樣子,於是也為她施了金針門指掌針訣。當弟妹舉著右手倚靠在沙發上時,8歲兒子竟然感慨說了句:“這下咱們家人都信了。”

6月2日

因孩子放學很早,所以放血提前到了中午。父親的狀況與昨天相似。非常棒的是因我在飛滅處扎針,當天的手針是父親自己拔的。

6月3日

今天要上每週一天的《論語》課程,所以一大早我就趕往父母家。父親告訴我,他一大早就在社區轉了幾圈,狀態非常好。因父母要外出,今天僅僅做了手部、腳部和耳部的放血,未施金針門指掌針訣。

6月4日

明天要上班了,所有的工作都還未準備,今天在自己家準備稿,父親的放血和金針門指掌針訣停一天。電話中父親說,他不僅走了幾圈,還去廣場跳了一個小時的廣場舞。

6月5日

下班回家後,父親告訴我,他不僅走了幾圈、跳了舞,還做了幾個引體向上運動。我估摸著如此運動,一定是父親想試探自己的身體到底恢復的怎樣。晚飯後為父親放血。感覺身體好轉的父親在接受程度上明顯不如前幾日,在家人好說歹說的勸說下,才答應放血,但金針門指掌針訣明確拒絕。今天的放血是從耳尖開始的,雖然根據幾天來的經驗總結,放血時已儘量順著耳部輪廓擠,但父親仍舊覺得無法忍耐,他還一味地說:“我根本就沒病,你幫我放血時我已清醒了。”“血液裡怎麼可能沒有垃圾。”……最終今天的放血僅僅止於耳部。從父母家出來後,兒子問我:“媽媽,為什麼姥爺不放了,他不知道自己生病了嗎?”“估計姥爺並不認為是放血救了他。”“那下次就讓姥爺真正的生病,這樣他就知道了,相信了!”儘管,我告訴兒子:“信不信是姥爺的事情,但做不做是我們的事情”但我終於明瞭了“醫不叩門”和《論語》中那句“中人以上可以語上矣,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矣”的道理如出一轍。

接下來,為人子女的我只能時刻警惕著,以便在危急發生時採取有效的措施。

施救,遇到強大的自己

很多朋友聞知父親之事後,脫口而出的都是:“魯豫,你太鎮定了!”其實,在我內心深處清楚地知曉,所謂的鎮定緣於我對古老中醫的相信。當你作為一名學習者而非患者接觸中醫時,你會越來越發現中醫的深邃和魅力;而去年參加了金針門終南山夏令營後,我又發現了中醫的另一個面孔——大道至簡,特別是中醫的急救更是簡約有效。

因為心中有信任,所以當父親出現危急時,我能如此鎮定。

5月30日以來,我內心一直充滿了感恩,總覺得父親在這個時間段出急症,是上天的眷顧。

因為通過自身的體驗,我明瞭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除了強大的內心外,還要有一副健康的身體。之前我的身體一直很不好,但總會找這樣那樣的藉口拒絕治療,直到今年5月份,因為一個渴望已久的願望,我開始在金針門扎針調理。期間,還趁何有中老師來京之際請何老師做了調理。坦白地說,除了每天施針感受的不同外,我壓根無法辨別出自己的身體在20天后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搶救父親時,因為擔心,本就身患疾病的弟妹也學著我為父親放血(之前,我曾讓她和母親都離開現場,一來她們擔心父親的安危,二來中華文化中的‘忌諱’她們是不相信的)。但同樣的縫衣針,弟妹無論怎樣針刺、擠壓,父親指尖的血都是轉瞬即無,很難擠出,而我每紮一針都是黑血如泉湧。由於父親是被平放在地面上,整個2個小時的急救過程,我始終蹲著,當攙扶著父親站起來時,我才注意到自己的雙腿近乎麻木,之所以能堅持那麼許久,除了焦急讓我忘卻了自己,更多的助力還是來源於身體的良好素質。

終南山學習回來後,我曾堅持施針半年之久,一直都用的是鋼針,對於氣血嚴重不足的我來說,施鋼針明顯比純金針或合金針來得容易得多。但此次為父親施手針用合金針時,明顯覺得手中有了一絲絲用氣的感覺,不再是硬生生的捅進去。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施救時的重要保障,而施救過程中還要為自己設立保護屏障。

5月30日夜,一整晚我都恍恍惚惚,感覺睡了但又醒,醒著但又似乎睡了。第二天中午驅車前往金針門時,感覺左側腰眼很疼,經過飛滅2小時施針後,有所緩解。回到家中,看到弟妹一副無精打采、渾身癱軟的樣子,她告訴我昨日一夜也未能入眠。看著她難受的樣子,我忍不住為她施了手針。弟妹患了比較嚴重的疾病,在為弟妹施針時,我完全忘記了先做自我保護,8針結束後,我就覺得肝區被堵了,很不舒服。晚飯後回到自己家中,恰好丈夫喝了些酒,沒完沒了地說著車軲轆話,於是我就把淤積的肝火全都發洩在了他身上,可勁兒地對著他發了通脾氣,發火的時候我心裏還對自己說:“發吧,這是你有史以來最有理智的一次發火,發吧,發完了就舒服了。”幸運地是丈夫喝多了,第二天,他將頭天晚上發生的事情遺忘的一乾二淨。第二天弟妹跟我說,施手針的當晚她就睡的很香了。但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完全不足以應付她身體的疾病,當晚,我施手針也整夜未能入眠。

親身體驗讓我終於明白了治療前後自我保護的重要性。於是每次前往父母住處為父親放血、施針的路上我都會咒40分鐘,放血後不僅會繼續為自己持咒,還及時將裝著淤血紙巾的垃圾袋清理到戶外。當然最重要的是對自己要有清醒的認識,勿做自己能力所不及之事。

儘管做了很多防護,但因為臨床經驗太少,一些小細節還是很容易被忽略。父親下肢淤堵得非常嚴重,腿部始終是灰色,而且腳冰涼刺骨,所以放血時我將重點鎖定在他腳部。為追求方便,也怕硬物鉻疼父親,我把父親的腿架在了我的腿上。第一次放血時沒什麼感覺,但第二次放了一隻腳後,就覺得自己那條起支撐的左腿一下冰涼了起來,突然反應過來,應該是父親的寒氣進了我的身體。如今已過去一周了,左腿仍舊冰冰涼。

為了自己,也為了更好的守護家人,如今,我再次為自己施起中斷數月的金針門指掌針訣。“一定先要強大自己!”——何有中老師的叮囑一直警醒著我。

广东何有中传统金针针灸研究所是由广东省民政厅审核批准,国内首家以金针门传统推拿手法、金针门秘传针灸疗法、金针门秘方、民间接骨术、外用膏药、传统正骨推拿、九宫推拿、传统中医秘方研究整理与推广,针对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耳鸣、耳聋、咽喉炎等耳鼻喉疾病;月经不调、盆腔炎、宫颈炎、子宫肌瘤、盆腔包块、子宫内膜移位、子宫出血、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骨折、各种关节损伤、骨质增生、颈椎腰腿痛、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等骨伤科疾病;胃炎、胃溃疡、结肠炎、腹泻、便秘、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肝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痛风、糖尿病、甲亢甲减等内分泌疾病;中风、眩晕、癫痫、颤症、失眠等神经类疾病;肾炎、尿路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肺气肿、肺炎、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头痛、偏头痛、脑梗、脑出血、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贫血等脑血管疾病;类风湿疾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等皮肤类疾病;乳腺炎、乳腺增生等乳腺类疾病;高血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心率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白内障、眼底出血、青光眼、弱视等眼科疾病;各种肿瘤及各种亚健康调理等研究方向的中医研究所。

金针门传统国医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vcfw.com/zzjj/14662.html